村民自建沙滩截留游客
对飞沙滩的不满很快转变为实际行动,除了堵路,飞沙村部分村民这些年另起炉灶,在距飞沙滩二公里的地方,另外自行开发了一个沙滩,截留前往飞沙滩的旅客,并将之取名“大飞沙滩”。
一名曾几次到大飞沙滩游玩的市民透露,村民在海滩上经营的项目很多,有卖蚝干、卖鸡蛋、售泳衣的,出租帐篷的,还有收费的“山水冲凉房”,就连村民在沙滩上支起的数十把太阳伞,也要收费,“到伞下休息要交20元,但比起其他景区,这里的收费还算是实惠的了”。
多位村民介绍,到飞沙滩,光门票就要40元一个人,来大飞沙滩则不要门票,村民只是靠卖水、农产品和泳衣挣钱,因为不收费,来的人自然很多,与正规的飞沙滩度假区几乎不相上下,一些外地人甚至把这里当成了飞沙滩。
苏贤坦言,大飞沙滩没有任何资质,尽管村委会对飞沙滩度假区不满,但也反对村民做违法违规的事情,并为此劝阻过很多次,可村民不听。
在大飞沙滩兜售商品的村民张女士解释,她和老伴都年近六十,打鱼的活干不了,养蚝一条蚝排就要六七万,没有本钱,去工厂打工更没人要,只能做这种小本买卖,通常到了五一之后的旺季,周六周日少的一天能挣300元,多的一天四五百元,一个月下来能挣三四千。
景区称土地早已被政府征收和村民无关
“飞沙滩是我们向镇政府承包的,这块地也是国有的,跟飞沙村和村民没有关系。”针对村民的说法,飞沙滩度假区一名工作人员反驳,飞沙滩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政府统一征收了,当时已经给村民作了补偿,如今飞沙滩的土地系国有,村民说企业抢走了他们的资源根本就不是事实。
高栏港一名知情人证实了这番话,并介绍,当年政府统一征收飞沙滩时,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并未开发,外界也无人知晓,根本没有知名度,只是到了夏天有不少村里的小孩来这里玩耍、游泳,没有什么经济价值,政府收回后,觉得这里自然资源不错,决定开发度假区,并最终打造成了“珠海十景”,开发之初也没有村民反对,直到后来飞沙滩有了名气,日益红火,不排除一些村民眼红,矛盾才渐渐增多。
对此,一名不愿具名的村民说,上世纪90年代,当时村民还没有太多经济意识,没有意识到飞沙滩的价值,等村民回过神来,发现身边的资源已经被拿走了,感到合法权益被侵害了。
南都记者还致电采访了飞沙滩度假区办公室和企业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时未获正面回应。不过,当天在飞沙滩值班的工作人员表示,为了让利村民,度假区这些年来其实已经做了很大让步,包括允许村民到度假区内经商,招聘本地村民工作,解决飞沙村部分就业问题。
村民们承认飞沙滩度假区允许村民经商,但只准卖农产品,导致村民无钱可挣,大家基本上都离开了,转移到山寨的大飞沙滩经营。针对飞沙滩自称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村官们说,就只招了几个人打扫卫生,相对于全村1000多人的基数,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