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网络 > 资讯 > 正文
2016-12-22 14: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共享、共鸣、共情折射三观 怎样对话网络"新世代"

原标题:怎样对话网络“新世代”(人民观点)——2016舆情观察与思考②

共享、共鸣、共情,折射网络新世代的“三观”。他们有自己崇尚的规则、认定的标准,他们是自由的、多元的、复杂的

网络有着“无人可以预测的未来”,无数人在这里寻找下一个忽然而至的风口。不过,以变化为唯一不变的世界里,有一个明天却已经来临。正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得出的结论,网民的迭代正在完成。网络“新世代”将新的关注、新的表达、新的形式、新的状态,呈现于生机勃勃的网络世界。

截至2016年6月,中国7.1亿网民中,“2”字头的占去30.4%,19岁以下的也有23%。与之相应的,是网络从1.0、2.0到3.0的升级。论坛里蔚为壮观的“盖楼”“灌水”已不多见,热闹一时的博客也田园将芜,门户网站不再是网民唯一选择,微博、微信的平台化日益明显……当信息的传递不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流量的产生不再垄断于某一个入口,技术的变革不再受限于某一个环节,也意味着个人选择更多元,诉求表达更多样,思想意识更多变。有无限可能的青春,有无限可能的网络,共同构成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怀疑一切,青年人什么都懂。”王尔德的戏言,投射到当前中国的网络语境中,也未尝不是一幅简笔画。这一年,我们在“魏则西事件”“血友病吧事件”“雷洋事件”中,感受到网络知识型社区的崛起。你提供医学知识、我负责媒体分析、他思考工程技术……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网民,从各自擅长的角度进行“包抄”。知乎、分答、果壳、豆瓣、喜马拉雅,青年人不是相信一切也不是怀疑一切,而是在“什么都懂”的基础上,感受一切、思考一切。“共享”,让舆情中广场式的情绪表达,向着知识的“补完”、思想的沉淀转变。

追求个性,也寻找共性;特立独行,也求其友声,在年轻人的网络空间中,“共鸣”是另一个关键词。年末,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进入院线。此前,这一作品意外获得B站网友集体致敬,在热闹的弹幕中,年轻人羡慕故宫里的日常、感叹文物人的专注、欣赏艺术品的精美……他们发现,传统与现代、“二次元”与“三次元”、手工时代与数字时代,竟也能穿越时空相遇,更何况那些“爱着你的爱”的同好者、“梦着你的梦”的同路人?专注与深入、探索与发现、执着与热爱,年轻人的网络世界,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色彩。“共鸣”,带来分众化与圈层化,让网络的“长尾”覆盖更多维度。

“共情”,是新世代的另一个追求。一年来,种种网络流行语,往往因为让人捧腹而进入时代的语料库。奥运赛场上,“元气少女”傅园慧让“洪荒之力”奔涌了大半年,王健林的“小目标”释放强大气场形成“反差萌”,“葛优躺”则在妙趣横生中变成一种修复、治愈乃至对抗的姿态;“友谊的小船”“吃瓜群众”“一言不合就××”……这些一时的热点、热词,有着不同的幽默元素,在让人解颐之时流传开去。甚至网络直播,也有人分析,是在高颜值之外,提供了一种“无聊的趣味”“探究他人生活的欲望”,因而如此风起云涌。“共情”,让有趣成为强大的传播力,也带来“娱乐至死”的隐忧。

其实,无论是共享、共鸣还是共情,都折射着网络新世代独特的“三观”:并未拒绝崇高,而是不喜欢板起脸的说教;绝非颓废消极,而是要去发现自己的故事;不是排斥意义,而是希望在探索自身中实现价值。他们有自己崇尚的规则、认定的标准,他们是自由的、多元的、复杂的。2016年的舆情显示,网络新世代正以对社会热点的广泛关注,对事实真相的执着探寻,对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对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消除既有成见、突破条条框框、展现新的可能,他们完全可以成为网络平台最强大的正能量。与他们对话,不是迎合,也不能假装,而是要积极拥抱、全心投入,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沟通交流、有效管理、合理引导。

有作家曾说,“把个人和时代的交叉点写出来,就是伟大的故事。”没有人可以预言互联网的未来,但握着鼠标、看着屏幕长大的新世代,注定将影响时代前进的方向。赢得了他们,或许就赢得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