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的“2·19”“4·19”等系列讲话在传媒业引发震动,自主创新、不唯收视率、积极向新媒体拓展等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和共识,行业主管机构随之调整规划。纵观今年国内综艺节目的发展,政策仍是第一主导因素,多项新政新规引导着2016年及未来全国综艺的走向;节目传播呈现出进一步贴近用户的趋势。而相对电视综艺的发展,今年网络综艺的体量、质量、影响力和口碑等均不及前者,处于绝对弱势,尚不成气候。
政策面,四大举措促进行业进步
在今年出台的诸多新政中,将2013年开启的倡导鼓励引进海外综艺节目模式变为限制引入,无疑是动作最大的一次政策调整,将给行业今后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此举虽在短期内对荧屏丰富无益,但从长远计,却有利于民族文化自信的树立,有助于国内电视原创节目的发展,并将挽救整个行业——短短4年间海外节目模式的引入,已经让国内综艺节目行业如涸辙之鱼,行业人“自废武功”,其原创能力近乎荒废。
紧随“限模”的是主管机构为遏制“天价”片酬采取、发布的系列举措。如行业自律公约、倡议书等。如果执行到位,此举将引导中国大众重新找回正确的价值观,不再将演艺行业作为个体暴富的捷径,将没有演技、靠刷脸混饭的小花、小鲜肉逐步驱除出主流演艺群体,恢复演技派艺人的价值,进而实现“正本清源”。
直播平台无疑是2016年视频行业最大的亮点和拐点。但因缺乏有效监管及引导,直播平台出现了涉及内容违规等诸多问题。随后,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主播必须“持证上岗”,直播平台“滋生蔓长”的势头得到控制,直播也从此被纳入监管体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聂辰席日前在成都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表示,将按照网上网下导向管理“一个标准、一把尺子”的要求,综合运用思想引导、制度规范、技术手段、法律保障等措施,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新政的落实与执行,值得期待。
自2013年亲子类真人秀备受观众宠爱之后,“星二代”一夜之间爆红,拍广告、做代言、出席商业活动,过多过早地曝光孩子的隐私,“成名需趁早”等浮躁之风在国内迅速蔓延。为建立正确的儿童教育价值观,归还儿童成长所需的一片纯净天空,今年初总局从节目数量、内容和播出时间三个层面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加真人秀,此举将对行业乃至全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市场面,四大变化引领发展新方向
变化一,综艺观众激烈争夺催生双季播模式。2016年省级卫视在综艺节目方面的争夺趋于白热化,电视观众人均每天收看综艺节目超过25分钟,是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部分一线卫视,如浙江卫视、东方卫视等,将全天50%以上的时间拿来播出综艺节目,并在周末形成晚间双季播排播模式。如浙江卫视第一季度周五播出的《王牌对王牌》和《24小时》,在整个晚间时段形成高关注度和高收视平台,《王牌对王牌》在CSM-50城市网的平均收视率高达2.42%,《24小时》的平均收视率也达到1.81%,均排名2016年上半年省级卫视综艺节目前十位。
变化二,喜剧类节目成为省级卫视节目资源争夺新高地。2016年省级卫视喜剧类节目迎来快速发展阶段,涌现了一批喜剧类节目,如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笑傲帮》、浙江卫视《喜剧总动员》、北京卫视《跨界喜剧王》、湖北卫视《我为喜剧狂》等。其中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第二季》在CSM-50城市网的平均收视率高达2.59%,网络视频播放量超过14亿次,引领2016年喜剧类节目风潮。
变化三,网络“直播”元素进军电视荧屏。如前文所述,2016年是直播平台崛起之年。湖南卫视的《我想和你唱》《夏日甜心》、广东卫视《我是直播歌手》、浙江卫视的《天猫双十一晚会》、东方卫视的《国民美少女》等综艺节目,均融入了网络直播元素。其中,唱吧与湖南卫视合作的《我想和你唱》是大小屏联动的一次有效尝试,为“互联网+电视”的综艺模式开创了新的模式。
变化四,电视综艺在网络端增大传播力度。据“泽传媒全媒体收视大数据管理系统”监测,2016年电视综艺在互联网平台的播放力度也明显发力,全年共有超过300档省级卫视的综艺节目在网络上播出,占所有类型节目的51%;而这些省级卫视综艺节目的网络播放量在2016年超过8百亿次,占所有类型节目的94%。其中,体育/竞技类综艺节目是2016年网络播放量最高的一类节目,总播放量超过170亿。如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第四季》网络播放量超过58亿,在2016年所有省级卫视综艺节目视频播放量中排名第一。除体育/竞技类节目外,歌唱类、访谈和脱口秀类、喜剧幽默类综艺节目的网络视频播放量也均在100亿左右,其中浙江卫视《中国新歌声》播放量也超过了40亿。
展望2017年国内综艺节目的发展,蕴含中华文化元素及文化自信的原创节目或将迎来发展的关口。这将是国内电视人、视频制作人摆脱依靠海外节目模式、实现转型、开启独立创作之旅的绝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