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网络 > 资讯 > 正文
2017-01-06 11:26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遏制"天价片酬"就要从分配入手

原标题:遏制“天价片酬”就要从分配入手

天价明星何时休?最近,广电总局有新消息:将加快推进《电影管理条例》修订,进一步研究遏制明星“天价片酬”的有效措施。事实上,这不是第一次提出“天价片酬”问题。去年8月份,广电总局就在有关通报中表明决心,要坚决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目前来看,风向已然形成,此事有望推动下去。

2016年有个热词叫“影视IP”,说的是根据“知识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进行影视开发、改编,如西游记、潘金莲、湄公河都是人人皆知的IP。结果,不少人借势提出“明星IP”,意思是明星也是大众化认知。其中的指向很清楚,“明星IP”对标“粉丝经济”!只要有人买单,什么热门拍什么。孙悟空是超级IP,但并不见得比“小鲜肉”值钱,要是当红明星来饰演悟空,那才叫一举两得。然而明星并不直接等同于演技,有了各种超级IP,也不一定会讲好一个故事,这个道理已经被票房口碑两极化屡屡证明过了。

如果最热门的明星总是意味着最强劲的票房号召力,那么“天价片酬”就有理可循。芝加哥经济学家舍温·罗森有个“超级明星理论”,说超级明星具有垄断势力,容易在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从而产生“赢家通吃”的结果。这话一点都不假,有一组数据可以证明:央视曾揭秘演员高片酬,明星演员片酬最低的2500万元,最高的超过1亿元,基本上占据制作成本的50%以上。近30年,明星片酬平均涨幅超过了5000倍,而科学家、教授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收入涨幅却相形见绌。

“天价片酬”的最大问题,在于严重伤害了影视作品的质量。这一点,主要是因为“赢家通吃”状态下,明星拿走制作成本的大头。而做好一部电影有很多关键因素,导演、编剧、场面制作等,都是需要花钱见功夫的活。然而,一些偶像明星一个表情演完一部戏,就可以拿去一半多费用,其他人怎么办?更要命的是,这种游戏必须要玩下去,哪怕经纪人坐地起价,明星还是要靠哄抢。根本原因在于电影市场不冷静,这几年不断攀升的票房数字,令太多资本都想冲进市场分一杯羹。

中国电影市场的这种“明星中心制”,恰恰走了和国外不一样的路线。同样以片酬为例,日韩与好莱坞明星片酬通常只占电影总预算的20%至30%,特别是在韩国,电影市场采用的是“编剧中心制”,编剧收入可以高过一线演员。反观国内影视制作,绝大多数编剧是“码字民工”,还有摄影、剪辑、场景等,基本处于生产链末端,要地位没地位,要薪酬没薪酬,要主动权没主动权。这种情形下,烂电影是常态,好电影才是意外,不打破“明星中心制”,“天价片酬”就不会轻易退场。

过去很多人认为,观众用选择投票,把烂电影踢出来,能有效倒逼好电影产生。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明星中心制”其实是一种路径依赖。你越是想摆脱“天价片酬”,越是会被证明为不明智之举。过去的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57.12亿元,市场热度持续攀升,资本还在不断涌入。资本具有风险偏好,既然有成熟的明星路径可走,为何不走?在这种心态下,市场竞争就不再是最优解,一个强有力的政策指引极为必要。

如何指引?一言以蔽之,要遏制“天价片酬”,不如从转变思路开始,变“明星中心制”为“编剧中心制”,以收入激励为核心要素,彻底打破当前的利益分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