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跌宕起伏而又意义深远的一年。年初,《美人鱼》票房突破30亿元,将市场标杆拉升至“单片30亿+”的高度。在这样的强力推动下,春节档票房同比增长67%,成为“史上最强春节档”。电影市场捷报频传,盲目乐观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从2016年5月开始,票房增长忽然放缓,暑期档、中秋档、国庆档的市场成绩皆不如意,电影人该如何理性看待行业的发展现状?在这个重要的机遇期,怎样把握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向,才能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提出的“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努力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的殷切期望?这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划时代之问,也是电影人必须攻破的课题。
粗放增长之中暗藏隐忧
2001年,中国电影业开始了机制改革的破冰之旅。在此后的16年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居民收入日益提高,再加上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市场运转机制日趋完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电影产业极速前进。在新鲜出炉的2016年中国电影成绩单中我们发现,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57.12亿元,比2001年的8.9亿元增长了48.5倍。中国银幕总数达41179块,跃居世界第一。产业化以来的中国电影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不仅表现在电影产量、票房收入、市场规模的逐年上升上,还体现在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主体的增加、资金渠道的拓展上。
然而,粗放式增长的各种数字指标虽然看上去很美,其背后蕴藏的问题却不容小觑。一派繁荣景象之下,浮躁心态蔓延。诸如IP崇拜、天价片酬、排片雷同、票房注水、虚假保底发行、盲目并购等问题络绎不绝,投资风险激增,资本市场混乱。从这个角度看来,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长“急刹车”,虽然让人猝不及防,却也在意料之中。这实际上是十余年来产业高速发展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
市场遇冷意味理性回归
2015年是中国电影票房增长最快的一年。但一批缺乏艺术匠心的“快餐式产品”蜂拥而至,冲击着市场规则,拉低了国产电影整体的艺术水准。随着高票房往少数电影集聚,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空间收紧,一批具有艺术水准的高质量中小成本原创影片,由于缺少资本与明星的护航,市场排片与票房得不到保障。这一现象意味着众多投身于电影一线的原创电影工作者处境艰难,使中国电影市场环境不甚健全的问题日益凸显。长此以往、恶性循环,电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步伐将受到严重阻碍。
自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电影票房增速忽然放缓,在令众多投资者感到不适的同时,却给产业提供了一次自我审视和理性调整的契机。《七月与安生》《驴得水》《少年》等多部无一线明星加持的中小成本电影在获得良好口碑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益,为商业片创作探索出一条注重思想内涵挖掘和艺术表达创新的全新模式。同时,《百鸟朝凤》《路边野餐》《塔洛》《我们诞生在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艺术电影、纪录电影登陆院线,也丰富了大众多样化的观影需求。适当“萎缩”的电影市场对资本的理性回归、中国电影产业的后续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沉潜调整之中利好频出
2016年的电影市场,放慢脚步的只是票房增速,电影产业的整体发展仍处于增长态势。年初,“中国电影普天同映”国产电影全球发行平台启动,使中国电影以“组团出海”的模式扬帆海外。10月,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成立,为艺术电影和艺术电影创作者提供生存空间。11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通过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取消下放多个行政审批项目、明确对偷瞒报票房行为的处罚等,为电影产业发展夯实基础、健全人才梯队、拓展电影多样化市场发展空间起到积极意义和有力保障。12月,全国银幕总数超过北美,成为世界第一,从设施建设方面夯实中国电影产业大楼的“地基”。除了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利好消息,还有一些积极变化悄然改变着电影产业的面貌。电影观众欣赏水平越来越高,电影创作类型更加多样,新力量全面崛起,互联网平台扶持品质电影……中国电影迎来了走向理性发展的转折点。
泡沫退却后稳步前行
中国电影如何把握机遇,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华丽转身?这不仅需要完善发展环境、健全生产链条,更需要推进艺术创新、提高创作质量。首先,电影背后是文化。一部优秀的作品,不仅具有商业效益,更应具备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电影从业者应该把展现中华民族精神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当前西方国家强大的文化冲击,要明辨是非、科学对待。其次,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将成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关键武器。电影从诞生之日起便是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因此,面对国际电影产业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积极发展新型电影生态模式变得极为重要。再次,人才是电影产业的第一生产力。我们应该以保护电影创作者的利益为着眼点,对青年电影人才给予相关保障政策,使优质人才真正成为电影产业的主要承担者和开拓者。相关影视高校应在电影人才与社会需求配对的指导思想下,调整知识结构,增加课程设置前瞻性,结合新媒体前端技术,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总而言之,中国电影市场在一片喧嚣声中回归了理性。休整之后重新出发的电影人,能否拿出更多有道德、有温度、有筋骨、有情怀的作品,使创作在迈向“高峰”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孙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