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网络 > 资讯 > 正文
2017-03-02 14:18 来源:南方日报

电视剧人反思IP流量风潮 创作不能只求"讨好"观众

原标题:电视剧人反思IP流量风潮

南方日报上海电 (特派记者/刘长欣)正在热播的古装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见证了网络热门IP小说改成电视剧的收视传奇。但是,日前在上海举办的国内电视剧行业一年一度大聚会“2017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的高峰论坛上,知名制片人侯鸿亮、编剧白一骢、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等业内的诸多大佬,却给席卷影视圈几年的IP流量等热门词汇泼了一盆冷水,认为“影视制作迷信IP的阶段已经过去”。同时,大家一致认为,做好自己的那道菜比盲目地讨好观众要明智许多。

IP剧前景如何?

尹鸿:平常心对待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技术的革新,让电视剧能在多元屏幕上和观众互动,而便利的看剧模式也促成了影视剧行业近些年的火爆。这股影视剧制作和播出的浪潮中,IP剧无疑是这两年最热门的概念。

所谓“盛极而衰”,SMG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认为IP的“药效”已失灵了。他举例说,从去年暑假开始,一些IP项目在卫视平台上收视和口碑相继败北,到了2017年,各大视频网站的IP大剧几乎“全军覆没”。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的观点则是,对于IP,“不用太嗨,也不用唱衰”。他认为现在的影视圈有一种错误的心态,认为只要抢到了大IP就万事大吉,搭配些偶像演员,以粗糙廉价的制作就能霸屏,“其实不是IP的问题,是烂剧的问题,IP剧的差评主要是因为把它当成了‘金罐子’,而不去好好进行二度创作。”

知名制片人侯鸿亮则指出,从文字到影像,最核心的不在IP上,而是在编剧上,创作者是否用心,才是影视化改编的核心,“大家真的不要买椟还珠,把重点给忽视了”。

多次尝试大IP的改编和制作,并参投过《花千骨》等热门大剧的慈文传媒,是IP热的受益者,其总裁马中骏同样表示,“大IP改编出来却失利的作品有很多,这取决于改编者的能力和心态。”

IP热潮的高峰虽已过去,但不可否认的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仍然并将持续为电视剧作品提供最新鲜的题材和最动人的故事,而在把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过程中,编剧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式关系》的编剧张蕾态度鲜明,认为编剧需要有“匠人精神”。新丽传媒总裁黄澜更提出电视人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的初心是什么”,“原创也好、IP也好,英雄不问出路,我只要你的内容能打动我的初心。我们在社会表达和自我责任中要取得平衡,要对社会有利,我们要坚定这样的价值观。”

如何抓住年轻观众?

侯鸿亮:靠经验妨碍创作

有些电视剧的投资和制作公司,之所以愿花高价购买热门IP、请流量明星担纲主演,其中一个原因是,为迎合年轻观众的观剧偏好——当下,电视剧主要受众群从中年人向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转移。

但与会的业界人士一致认为,做好自己的那道菜比盲目地“讨好”要明智许多。

过去几年里,导演郭靖宇一直忙于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制作,如今该剧在东方卫视热播。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年轻观众之所以喜欢郭靖,并不是因为演员的颜值,而是角色本身憨厚、忠良的品性打动了他们。这也让郭靖宇感慨,电视剧创作者首先应该“讲好故事”,用好故事打动年轻观众。

刘江执导的公安题材剧《黎明决战》即将在3月3日于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播出,他也表达了和郭靖宇相似的观点。“这涉及到本质跟形式的问题,比如说,人类都有吃的欲望,这是本质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饮食方式可以变,吃的方式可以换,但本质上需要好内容。”借这个比喻,刘江强调,在电视剧的创作中,形式和创作环境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创作本质上一定要有好内容,好的故事,是创作者要坚守的底线”。制片人侯鸿亮近几年佳作频出,他提醒广大电视剧创作者,“总结的经验是创作的死敌,不要被眼前的东西遮住了艺术的真实。”

此外,演员“天价”片酬、过多介入电视剧创作等话题,最近引爆舆论。此现象遭遇了多方的质疑和指责。而对于与会专家来说,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身兼编剧和制作人的白一骢对这一现象深有感触,并透露,现在若邀请某些演员,除支付高昂的片酬外,还需要让其团队参与到制作中,然而演员背后的团队专业水准参差不齐,很有可能影响到电视剧的品质。(刘长欣)